哈拉湖无人区旅游业发展现状、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二维码
2352
哈拉湖是全国第三大高原咸水湖,也是青海第二大湖泊,蒙古语意思为黑海,有“天湖”之称,地处高原,人迹罕至,保持着良好的原生态环境,尚未被开发利用,有人用“地球上的一滴泪”来形容它的纯净与美丽,时常有旅行和探险爱好者自发前往。下一步,海西州将秉承“以保护为主,适度开发”的原则,开发以高寒草地观光、野外拓展训练、高原科普考察为特色的旅游线路。 一、基本概况 哈拉湖位于德令哈市北部的祁连山腹地,与北侧海拔5826米的团结峰相望,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,面积593平方公里,湖面海拔4077米,湖区最深水深65米,属咸水湖。哈拉湖有高等植物400余种,鱼类53种、两栖类6种、爬行类8种、鸟类242种、兽类30种,主要植被为芨芨草、猪毛蒿、阿尔太针茅、冰草等高原草甸植被,是湿地鸟类、雁鸭类、鹬类和鸥类的重要繁殖地,也是野驴、野牦牛、白唇鹿、盘羊、藏原羚和棕熊等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,被认为是我国北方目前保留最完整、最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,集自然性、典型性、稀有性、多样性于一体。 二、存在的问题 一是交通道路不畅通。哈拉湖距德令哈市158公里,距天峻县180 公里,为无人区,交通闭塞,没有正规道路,现通往哈拉湖的道路有两条,一条路长约180公里,始于天峻县,现有柏油路65公里,沙石路40公里,其余全为便道;另一条长约158公里,始于德令哈市,基本为砂石路面。两条道路的机动车通行能力差,适宜马匹和摩托车通行。 二是人员失联偶有发生。由于前往哈拉湖探险旅游观光人员大多为省外人员,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,加之受水土不服、高寒缺氧、地理环境复杂、气候突变等因素影响,偶有人员发生迷路、失联等情况,同时哈拉湖地区无通讯信号,一旦人员被困或突发疾病,救援十分困难。2011年至今,已有5批32人被困哈拉湖地区后经搜救脱困。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。目前,该地区仍处于未开发状态,无任何接待服务设施,也无旅游标识、环卫等基础设施,游客住宿、餐饮、购物、娱乐都只能在德令哈市和天峻县进行。 三、下一步工作建议 立足于建设原生态旅游景区,着力将哈拉湖地区建设成为集观光、旅游、餐饮、住宿、探险、摄影、科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。一是景区未建成前,为防止旅游探险人员发生意外,实行探险旅游行政许可制度,由德令哈市和天峻县旅游部门各自做好哈拉湖辖区准入管理工作,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哈拉湖地区。二是在哈拉湖周边适宜地方修建2-3所紧急避难场所,长期准备并定期更换水、食品等应急求生用品。三是进一步加强该地区通讯设施建设,特别是移动、电信、联通三大运营商手机信号覆盖面,最大限度消除通讯盲区。四是做好该地区探险道路标记,以免发生失联造成探险人员迷路。五是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哈拉湖地区,打造原生态草原住行、饮食、娱乐文化的观赏和体验平台,强化服务设施功能,提高旅游服务水平。
|